“应提出市场化、竞争化的方案,让用户自主选择”
据记者了解,在山东省召开的整县推动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座谈会上,华能山东公司、国电投山东分公司、山东能源集团、山东高速集团等央国企相关负责人参会,对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建设提出初步想法。
福建省发改委在《关于开展户用光伏整县集中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》中提出,可根据地方意愿推动“一企包一县”等建设模式,协调具备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建设,提升试点工作成效。
央企国企入场、大企业参与,一向以民营、小微企业为主流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如何迎接新“入局者”?
“整县推进的思路,说明国家支持光伏发展、支持分布式能源,希望全民都能逐步提高对清洁能源的认知,这是好事。在市场不是很成熟、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,可以考虑尝试‘一企包一地’的模式,以快速带动当地装机量的增长。”在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、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光伏专委会主任张晓斌看来,对于像山东这样的户用光伏市场非常成熟的地区,则不应该采用“一企包一地”的方式去推进。“就政府监管角度而言,‘一地一企’方便管理和调度,一旦出现问题找一家就行了。但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,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提出市场化、竞争化的方案,让用户自主选择。”
“实际上,央企由于体量大,反应速度相对慢,在开展分布式光伏项目过程中,确实存在许多难点。分布式光伏一般单体规模都比较小,央企的人力成本相对偏高,项目开发、管理成本就会推高。”北京智慧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淑娟坦言,“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广、站点多,管理困难,运维难度大,需要服务好、反应快的企业,但在这些方面央企并不占优势。”
对此,某欲开展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省份能源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试点过程中,对于参与企业的类型会采取开放态度,“遵循市场化方式,欢迎多元化的企业加入”。
“分布式光伏涉及到众多的老百姓和工商业企业,参与开发的企业在综合实力、口碑信誉等方面一定要有保障。”上述负责人指出,希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开发模式,“现在还是一个因地制宜、集思广益的阶段。大型央国企和小微企业可以有机结合,各自做好擅长的部分。比如大型企业可以统一规划设计,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,尤其是过于分散、零散的工程,则可以和当地的小微企业合作,共同推进。”